中国白酒文化基础非常之深,在白酒发展史上有很多典故都是来讲白酒的;但葡萄酒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历史中也是有着记录的。 王翰在《凉州词》中,曾这样描述一场唐代边塞酒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实际上,我国较早记述饮葡萄酒,是始于汉朝司马迁的《史记》。当时,喝葡萄酒是贵族阶层的特权,《三国志》记录了一个用葡萄酒换官的故事,孟达的父亲孟佗仕途不通,就倾其家财结交张让的家奴和身边的人,并直接送给张让一斛葡萄酒,以酒贿官,得凉州刺史之职。大诗人苏轼因此写下了“将军百战不竟侯,伯良一斛得凉州”的感叹。 有专家表现,至今许多中国人对葡萄酒的认识,是容易醉也醒得快。实际上,前列个提出这一点的,原是三国时代的魏文帝曹丕,他在《诏群医》中对葡萄酒这种饮料的评价是,“蒲萄……又酿认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可以说,魏文帝曹丕的评价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葡萄酒观”。对于崇尚传统的中国人来说,这就成为中国人辨别葡萄酒质量的尺度。 初唐年间,经过长期的战乱,葡萄种植与酿酒根本已萎缩,得益于中国古代于世界的农业技巧,从唐太宗李世民到唐玄宗李隆基年间,中国葡萄酒种植和酿造技巧得到飞速的发展和普及。唐太宗从高昌国获得马乳葡萄种和葡萄酒制法后,不仅在皇宫御苑里大范围种植葡萄,甚至还亲自参与葡萄酒的酿制。酿成的葡萄酒不仅色泽很好,味道也很好。 至盛唐时代,国力强大,社会稳固。饮用葡萄酒开端十分广泛。唐诗宋词里,葡萄酒成了一道绝妙的景致。诗仙李白两次提到葡萄酒,在《对酒》中,李白说“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在《襄阳歌》中,李白“遥看汉江鸭头绿,恰以蒲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而宋代陆游的《夜寒与客烧干柴取暖戏作》中也写道:“如倾潋潋蒲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 在清代,传教士们漂洋过海将葡萄酒带到中国进献给皇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在一份谕旨中说:“前者朕体违和,伊等跪奏西洋上品葡萄酒乃大补之物,高年饮此,如婴儿服人乳之力。谆谆泣陈,求朕进此,必定有益。朕鉴其诚,即准所奏,每日进葡萄酒几次,甚觉有益,饮膳亦加。今每日竟进数次,朕体已大安。” 可见在很久之前,中国对葡萄酒的认识也是很深入的,关于美酒的句子以及葡萄酒的典故都是可以出现给现在的每一个人的。
|